方案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统筹规划城市治理、产业经济、生态宜居、政务惠民等方面信息化建设工作,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应用场景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IOC)作为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内容,顺应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号召,面向城市管理者提供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跨部门、跨系统的统一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融合打通政务数据、各行业数据以及运营商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帮助政府实现城市的综合运行监测、事件管理、联动指挥与辅助决策,提升政府的管理效能,意在实现智慧城市运营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方案内容
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结合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数据融合、业务协同、智能分析等手段让城市运行更科学、更精细、更智能,方案内容如下:
1.综合监测
综合监测采用2D、3D建模、虚实结合等技术,以政务数据、物联网感知数据、各垂直领域数据的融合为基础,实现城市运行体征、态势的监测分析呈现。
2.事件管理
通过公共感知资源、视频资源、政府治理资源、服务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安全等事件的实时发现、及时处置,促进城市有效治理。
3.联动指挥
建立事前预警、事中联动、事后分析的联动指挥系统,通过事件预警、事件核查、态势分析、预案启动、现场指挥、事件总结等能力保障应急联动指挥的顺利进行。
4.辅助决策
通过业务建模和数据分析,持续积累建立业务模型并预测结果,产出分析报告,为城市管理者在社会治理中提供科学、精细化的综合智库。
实施效果
1.城市体征监控实时化
对城市的视频监控、产业促进、能源使用、环境监测、民生活动等关键基础信息进行综合监控和分析,根据城市监控的不同需求,形成城市运行的相关指标,并提供具有多角度、多层级的城市运行指标视图。
2.城市综合管理协同化
能够在常态下将采集到的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交通、经济、安全、环保、能源、人口、气象、水利等各领域城市运行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汇总,协助建立跨条线、跨部门的城市管理模式。
3.城市管理决策科学化
基于大数据应用进行专题分析,重点内容包括城市产业促进状况分析、资源配置适宜分析、重点产业经济景气指数分析、重点项目进度分析等。根据领导者决策需要,实现动态信息和决策服务信息的接入和整合,为领导者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撑。
4.城市指挥调度智能化
在常态以及应急状态下,对城市的天气情况、群体性事件或城市服务事件等,形成呈现集中、指挥统一、多部门联合调度的及时处理局面,在为领导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决策支撑信息的同时,提供指挥调度服务。
……
更多方案详情,请下载完整方案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