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

方案简介: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变电站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站有大幅度提升。
北京市 发布

方案相关参数

包括品牌:
场所空间:
智慧变电站
系统功能:
智能配电箱

方案附件

doc35kV智能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doc

方案详情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变电站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数字化变电站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站有大幅度提升。

一、目前35kV变电站的状况


1、35kV普通变电站的规划方案

35kV变电站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农村电网和工矿厂区,原因是随着城网110kV线路环网的改造完成,以及城市电网负荷密度的加大,35kV变电站的辐射范围和供电能力不适合城市电网的发展。由于农网和工矿厂区的负荷主要表现为分散性大或者负荷小,因此从长远发展和经济容量方面综合考虑,一般35kV变电所配置均在3150kVA~8000kVA,最大容量以不超过10000kVA到12000kVA。35kV变电站系统通常为从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考虑,采用两台主变互为备用。35kV主回路通常采用单母线带分段的一次方案;10kV出线路数通常为10路以下,10kV主回路一般为单母带分段结构,也有少数双母带分段结构。如下图所示,因此35kV变电站的建站规模小,容量小,结构简单,进而投资也比较少。

2、目前国内35kV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模式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主要是:变电站系统结构在物理上实现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和二次设备的网络化;在逻辑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即 “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35kV变电站在数字化升级中,为了能够实现智能化和经济效益的升级,引进了多种设计思路,主要有以下二种。

方案一,根据IEC61850的要求,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站控层和间隔层真正实现网络化,通过统一通讯标准,实现不同厂家智能装置之间的互通和互操作;而过程层采用常规设备,采用常规的点对点联结方式,通过导线连接常规互感器和断路器等一次设备;网络架构采用单总线或冗余总线型式。间隔层的测控保护装置采用MMS协议与监控后台、远动工作站通信;间隔层装置通过GOOSE实现信息交互。由于35kV变电站目前没有智能一次设备,本方案在站控层和间隔层实现网络共享,改进优化了变电站的通讯构架,因此有利于对现有的常规变电站系统进行升级改进。该方案在目前35kV变电站中应用最广,主要应用在旧站改造。相对于常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本方案实现了不同厂家的站控层和间隔层设备互联,但由于信息只在间隔层和站控层中共享,一次设备信息没有实现智能化,本质上就是实现了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数字化。

方案二,在目前现有的一次设备情况下,选用数字式互感器和常规断路器,通过在一次设备本体附加模拟量输入合并单元和智能控制单元,完成过程层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间隔层、过程层间完全通过数字化连接,取消了大量点对点硬接线连接;本方案较方案一实现了全站的光纤化、数字化。本方案的优点是:升级方便,在协议不改变的前提下,更换数字化的智能设备即可实现功能的升级,过程层更改少,更不必更改间隔层和站控层;变电站数字化水平较高。但缺点是由于没有真正的智能化一次设备,仅仅实现数字化,另外,由于没有像110KV以上系统中设置对整层设备的汇总处理装置,本质上说就是方案一数字化的前提下又升级到信息化,但是许多功能如小电流选线、防越级跳闸等智能功能就没了实现的硬件基础,智能化仍然没有实现。由于本方案相当于增加了一个过程层的设备,增加了投资,但功能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本方案的依然难以推广。

……

更多方案详情,请下载完整方案文件

您是方案供应商?试试上传方案
咨询
添加微信好友

添加客服为微信好友

QQ即时交流

发布
需求

手机访问此页面
转发分享更轻松